企業文化
管理提升更需“接地氣”
近年來,眾多建管理提升更需“接地氣”筑企業在做年度規劃時,都把提升管理、規范施工作為年度的工作重點。類似“今年是企業管理年”這樣的“好聲音”此起彼伏,但管理效率還在原地踏步者不在少數。針對這一現象,不管“元芳,你怎么看?”,筆者認為有些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和反思。
首先,莫把管理提升當“口號”走形式。企業開展各種管理提升活動,旨在實現基礎管理、管理現代化和經營績效水平“三個提高”。這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不是喊一兩句管理口號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目前,企業中說的多做的少、說一套做一套、不認真落實的現象并不少見,使得管理提升一詞只聞“好聲音”,難見“新成果”。管理提升成效好不好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要想避免形式化的口號管理誤區,并將其變成管理行為,就必須實現從會場到現場、從講話強調到制度落實的轉變,在全面診斷和系統對標的基礎上,找準問題,確定重點,制定整改方案,不斷優化和再造企業管理流程,從而達到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其次,莫把管理提升當“活動”來布置。活動大多具有時效性,且參與人數有限。而管理提升是企業日常經營中應該做的事情,不是另外的任務。企業開展管理提升不僅是強身健體、強基固本的重要舉措,也是應對嚴峻復雜經濟形勢、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需要時間,需要聽不到口號、看不到標語的那些無聲無息元素的滋潤。因此,我們不能把管理提升僅僅作為一個活動或生產經營以外的一項工作來布置。企業中各專業差別很大,可以說“人人都是管理主體,事事都有提升空間”。鍥而不舍方能久久為功,要想讓管理提升見實效、得長效,就必須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優化、效率的提高、漏洞的減少、短板的彌補和瓶頸的突破上下功夫,動員全體員工、每一個崗位、每一個部門都參與進來,并從制度上形成獎懲機制,進一步催生改進作風的內在動力。
最后,莫把管理提升當“負擔”去排斥。管理提升實質上是一個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如何才能提升?這需要領導層和基層共同回答。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問題和差距,才能有改進的內在動力,為下一步的“對癥下藥”打好基礎。管理水平的真正提升蘊含在無限的改善之中,管理提升不是百米賽跑,而是馬拉松,需要勇氣和耐力。我們相信,只要企業“好聲音”真正從領導獨唱轉變為全員大合唱,那么企業科學發展的新局面將指日可待。(作者單位:中鐵十六局集團路橋公司)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